close

「詞中老杜」周邦彥

  周邦彥(1056年-1121年),字美成,號清真居士,錢塘(今浙江杭州)人,中國北宋末期著名的詞人、音樂家。宋徽宗時曾任大晟樂府提舉官,進一步完善了詞的體製形式。

1.        生平

  據記載他少年時期個性比較疏散,但相當喜歡讀書,宋神宗時,他寫了一篇〈汴都賦〉,讚揚新法,因此由諸生擢為太學正,任教太學。

  當上學正後,常有積極作為,但在仕途上並沒有得意的成果,長期在州縣間擔任小官職。倒是詞愈寫愈受世人喜愛,加上精通音律,能自創新曲,詞名愈來愈大。

  到宋徽宗時,周邦彥升為徽猷閣待制,並提舉大晟府,任命周邦彥擔任主管,從事審訂古調,討論古音,並創設許多音律,影響後世很大。徽宗時期是他作品最多的時期,大部份都帶有他華美、輕狂的特質。長期被後人尊為「詞家之冠」。

2.        詞風

題材上,周邦彥詞以寫艷情與寫景詠物為主,多寫風月相思、羈旅行役,其次是寫景詠物,還有一些懷古傷今之作。 音律上,周詞嚴於守律,善於創調,格律嚴整,音調和諧,審音協律,於慢詞的審音調律上有貢獻,「創調之才多,創意之才少」,又被譽為「詞家正宗」。其詞在格律派人中長期被尊為「正宗」,又有「詞家之冠」或「詞中老杜」之稱。

    寫作技巧上,周詞意境渾融,詞的技巧、格律進一步深化成熟,集北宋婉約詞之大成。周詞沈鬱頓挫,傾力於語言的鎔鑄。周詞善於鋪敘,富艷精工,回環往復曲折變化,鋪敘詳贍,長於勾勒,使詞意顯豁。摹物寫態,曲盡其妙。

  修辭手法上,周詞喜歡用典故,善於融化前人詩句、舊句,或直接檃括前人之詩入詞,渾然天成。

3.        野史

  傳說他與名妓李師師是相好,周邦彥幽會李師師時,宋徽宗亦來光顧,周邦彥躲在床下,事後,周邦彥把皇帝與李師師兩人的約會情況,寫成〈少年遊〉一詞。宋徽宗知道之後,一怒將周貶出京城。

4.        詞選五首

(1)〈少年遊〉

并刀如水,吳鹽勝雪,纖指破新橙。錦幄初溫,獸香不斷,相對坐調笙。

低聲問:向誰行宿?城上已三更。馬滑霜濃,不如休去,直是少人行!

(2)〈蘭陵王〉

柳陰直,煙裡絲絲弄碧。隋堤上、曾見幾番,拂水飄綿送行色。登臨望故國,誰識、京華倦客?長亭路、年去歲來,應折柔條過千尺。

閒尋舊蹤跡。又酒趁哀絃,燈照離席,梨花榆火催寒食。愁一箭風快,半篙波暖。回頭迢遞便數驛,望人在天北。

淒惻,恨堆積!漸別浦縈回,津堠岑寂。斜陽冉冉春無極。念月榭攜手,露橋聞笛。沉思前事,似夢裡、淚暗滴。

(3)〈齊天樂〉

綠蕪凋盡臺城路,殊鄉又逢秋晚。

暮雨生寒,鳴蛩勸織,深閣時聞裁翦。雲窗靜掩。

嘆重拂羅裀,頓疏花簟。尚有綀囊,露螢清夜照書卷。

荊江留滯最久,故人相望處,離思何限。

渭水西風,長安亂葉,空憶詩情宛轉。

憑高眺遠,正玉液新篘,蟹螯初薦。

醉倒山翁,但愁斜照歛。”

(4)〈蘇幕遮〉

燎沉香,消溽暑。鳥雀呼晴,侵曉窺檐語。

葉上初陽乾宿雨、水面清圓,一一風荷舉。

故鄉遙,何日去。家住吳門,久作長安旅。

五月漁郎相憶否。

小楫輕舟,夢入芙蓉浦。

(5)〈鎖窗寒〉

暗柳啼鴉,單衣佇立,小簾朱戶。桐花半畝,靜鎖一庭愁雨。灑空階、夜闌未休,故人剪燭西窗語。似楚江暝宿,風燈零亂,少年羈旅。

遲暮,嬉遊處,正店舍無煙,禁城百五。旗亭喚酒,付與高陽儔侶。想東園、桃李自春,小唇秀靨今在否。到歸時、定有殘英,待客攜尊俎。

5.        影響

 南宋楊澤民、方千里各有《和清真詞》,陳允平有《西麓繼周集》,當代饒宗頤有《晞周集》,均為步韻周邦彥詞作的專集。

6.        評價

  南宋陳郁〈藏一話腴外編〉:「二百年來樂府獨步,貴人學士市儇妓女,知美成詞為可愛。」

  南宋劉肅〈片玉集序〉:「周美成以旁搜遠紹之才,寄情長短句,縝密典麗,流風可仰。」

南宋陳振孫〈直齋書錄解題〉:「清真詞多用唐人詩語,檃括入律,渾然天成;長調尤善鋪敘,富艷精工,詞人之甲乙也。」

南宋尹煥:「求詞於吾宋者,前有清真,後有夢窗。此非煥之言,四海之公言也。」

清戈載《宋七家詞選》:「清真之詞,其意淡遠,其氣渾厚,其音節又復精妍和雅,最為詞家之正宗。」

民國陳匪石《宋詞舉》:「周邦彥集詞學之大成,前無古人,後無來者,凡兩宋之千門萬戶,清真一集,幾擅其全,世間早有定論矣。」

※取材《維基百科》及其它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林公孚 的頭像
    林公孚

    岳林品質大觀園

   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