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如何讓員工變成「一條心」
  變革管理的難題:如何讓員工變成「一條心」?王永慶很少笑,看起來總是一臉憤怒的模樣。據他的孫子接受媒體採訪時說,跟阿公吃飯不能亂講話,否則會被他罵。你沒得反駁,因為他是台灣首富。

  1. 職場上讓人感到憤怒的故事

  你在工作上,也曾經遭遇過讓你憤怒的事嗎?就我在職場上長期觀察,職場上會惹人憤怒的事,基本上有2種:

  一種是涉及人身攻擊 的事比如說你的主管說你蠢、同事罵你笨,用各種言語攻擊否定你。這樣的事,很難叫人不生氣。但是現在的職場法規嚴格,新生代的年輕人也不吃這一套,所以這種情況已比較少見。

  另一種會讓人憤怒的事,就不一定是涉及自身利益,或是尊嚴,而是「睜眼說瞎話」。是非不分、黑白不明,或是欺人太甚的事,從古至今都不斷在職場上演,且永遠不會滅絕。

  1. 先說一件我在職場上第一次遇到,也最令我感到憤怒的事

  剛進入日商工作時,我任職的業務單位隔壁,是由日本主管帶領的國外部。那個部門裡有一位大姐,個性比較強硬,人緣不算太好。但是她也不致於不近人情,閉關自守。平常大家噓寒問暖,職場上應該有的禮節,她都有做到。

  後來這位大姐懷孕,請了產假。在她請假期間,日本主管竟又聘了一位新同事進來,而且就坐在她的位置上。我問國外部的同事,大姐生完小孩回來,是不是要調到其他單位?他們部門的人都說不知道。

  大姐產假結束,回來上班時看到自己的座位有人坐著,她納悶的站在原地,不知所措。那位日本主管,竟然無視她、低頭假裝在看公文,其他同事也都不知道到底怎麼回事。尷尬的大姐只好去問人事部,才得知自己已經被解雇。

  從那天開始,我就沒有再跟那位日本主管打過招呼。生氣的人當然不只我一個,他們部門的人,和整層樓的同事都對這件事很不爽。

  你不喜歡她,可以跟她明說;你要把她解雇,也應該早點告訴人家,不是嗎?

  這就是屬於「欺人太甚」的事,也是我在職場上第一件感到憤怒的事。現在想起來,還是覺得很生氣。

  不過,也因為親眼目睹這件事,後來其他的主管在處理相同的事,都會小心翼翼的耐心溝通,深怕引來眾怒。等到我自己也升任主管以後,也一直對下屬抱著非常尊重的態度在處理這樣的事。

  因為對一件事的憤怒,提升了我們整體的管理水準。

  1. 憤怒的力量有時很強大,你的心理素質夠高嗎,人在面對憤怒的時候,可以有3種選擇:

(1)默默承受

  這是大多數人的選擇。為了五斗米折腰、為了自己膽小、為了想要升遷、為了不想得罪人⋯⋯。這樣的選擇無可厚非,畢竟我們不是聖人也不是英雄,我們可能需要賺錢養家。但如果這樣的事常常發生,不但會得內傷,甚至還會懷疑人生。

(2)翻臉掀桌

  這也是職場上常常出現的場景,就像台灣口頭禪常說的那句「恁爸未爽!」然而,這樣爽快的抒發情緒,通常不會有什麼好結果。除了自己可能受到傷害以外,對於讓你不爽的事,也沒作出任何改變。

(3)化成力量

  你可以在憤怒的當下選擇隱忍不發,但是你不可以到此為止。你應該在事後,冷靜處理自己的憤怒,並且做出決定。你可以遞出辭呈,遠離惹你憤怒的人,你也可以再接再厲,去找惹你憤怒的人,據理力爭。至少,你要把這件事拿筆記下,不可或忘。

  很多人之所以成功,源自於憤怒帶來的動力。人類許多偉大的發明,都是在憤怒之下產生的。人類的文明,也多是因為憤怒而進步。比如近年燒遍全球的Me too運動,掀開了掩蓋多年的潘朵拉盒子,在惹怒全球後,女性權益也大幅提升並且更有保障。

  憤怒源自於不滿,因為不滿才會生出力量、帶來改變。憤怒的力量,有時會很強大,好好利用你的憤怒吧!

本文獲「職場成功心法」授權轉載,原文:憤怒的力量,有時會很強大。好好利用你憤怒的力量吧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文學館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林公孚 的頭像
    林公孚

    岳林品質大觀園

   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