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老子談戰爭

 

 「兵者,不祥之器,非君子之器。不得已而用之,恬淡為上。勝而不美,而美之者,是樂殺人。夫樂殺人者,不可得志於天下。…言以喪禮處之,殺人眾多,以悲哀泣之。戰勝以喪禮處之。」--《老子道德經》第三十一章

 

【事例】

  1926年,張學良指揮的奉直聯軍擊敗馮玉祥,攻克南口,京師員警總監李壽金等擬演劇慶功,為張學良所謝絕。他在致李壽金等的謝絕慶功函說:「頃聞兄等擬籌備慶功之舉,私衷感荷,莫可言宣。惟弟竊以兵亂之後,災民遍野,南口一帶,村落為墟。嗷嗷哀鴻,窮無所告。戰士暴骨,餓殍載途。哀且不遑,曷敢言慶。況此次戰役,不過因政見不同,不得已而趨於戰。同根相煎,勝亦何足言功。願兄等移此慶功之款,作為慈善之舉。救濟戰區附近災民,撫恤鎮國兩軍死傷。則弟等銘感之忱,實逾於耳目之娛者多矣。」

【啟示錄】

老子的慈悲「兵者,不祥之器,非君子之器。不得已而用之,恬淡為上。」在第六十七章他說「我有三寶,持而保之,一曰慈、二曰儉、三曰不敢為天下先。慈故能勇,儉故能廣,不敢為天下先,故能成器長。」他強調” 慈故能勇”在第六十九章他又說 「… 故抗兵相加,哀者勝矣!」兩軍對峙打仗,能有慈悲心哀憫天下蒼生者,必能獲得勝利!
張學良的哀兵思維「兵亂之後,災民遍野,南口一帶,村落為墟。嗷嗷哀鴻,窮無所告。戰士暴骨,餓殍載途。哀且不遑,曷敢言慶。」接近老子思想,呈現他善良的一面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林公孚 的頭像
    林公孚

    岳林品質大觀園

    林公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