經驗之談(四)
2.工作中學習
我是在中山科學研究院籌備處階段,因就讀政大企管研究所的關係,被徵調到設施供應處工作。我沒有寫公文的經驗,靠閱讀前人撰寫的卷宗學習撰寫,我沒有採購經驗,第一宗案子是購買大同電冰箱,我直接到中山北路大同總公司門市部採購,店員表示不二價,但有贈品相送,我只好接受。連同贈品一起交給申購單位,但請款結報時,因原價購買無折扣,被主計處懷疑,經過他們調查後,才准予結報。
經歷了這經驗後,我才知道生產與行銷是分工的,製造商的行銷管道有大盤商、中盤商、零售商的分別,知道這道理之後,我找桃園地區的大同代理商談判,得到用進價的價格供應的結果,我問他你的利潤在哪裡?他說因為中科院需求量大,可以輕易達到大同公司設定的銷售目標,因此可獲得一臺小貨車的獎勵,而且你們付款快,支票信用佳,所以用低價供應。
我把這種經驗擴大運用到其它重要供應商,諸如:信東玻璃、太平洋電線電纜、聯工製藥 …等,與他們建立長期合約關係,加快了採購速度,降低了採購價格。
3.向高手學習
設供處設外購科命我出任科長,我發表〈全院採購集中制〉的論述,將以往大型軍品及設備採購權集中由外購科負責,以行統一採購。丁處長原先不贊同,認為我們人少,何必去承擔大風險。我向他報告必須由我們做的理由,其一是既然成立外購科,不能只做小不管大,其二是各單位自行採購雖有技術優勢,但無法累積經驗,合約談判時容易吃虧。
我的做法是收集各研究單位以往對外採購合約,予以彙總整理,成為我方為主的合約,用這本合約,到本院特約的常在國際法律事務所,和其負責人蔡六乘律師(阿里巴巴財務長蔡崇信的父親)請教合約內容,我們逐條討論,花了一整天的時間完成。
其間我也請教一些合約談判技巧,使我獲益良多。他那時候已逾80高齡,但是精神十足,看我臉露疲憊,不吝教我養生之道,真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長者。
午餐時,我們共進豪華版餐盒,餐後我將出差誤餐費150元置於餐盒下,委婉告訴他我不受招待的原則,並對他表達謝意,此舉更讓他對我另眼看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