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神舟十四號載人太空船發射成功的啟示
據《新華社》、《中新社》等媒體報導,6月5日上午10時44分,搭載神舟十四號載人太空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,約577秒後,神舟十四號載人太空船與火箭成功分離,進入預定軌道,飛行乘組狀態良好,發射取得成功。3名太空人預計進駐核心艙並在軌駐留6個月。這次的飛行任務主要是完成中國首個太空站組裝建造。
神舟十四號太空人名單,將由陳冬、劉洋、蔡旭哲三名「第二批太空人」執行任務,陳冬任指令長,太空船預計在五日上午發射。並將完成架設中國首個太空站。
本次任務首個亮點在於,停留太空的六個月期間,會完成「T」字型的大陸首個「天宮」太空站組裝建設、並建成「國家太空實驗室」。劉洋指出,太空站會從單艙逐步組建成「三艙三船」,期間要經歷九種組合體構型、五次交會對接、三次分離撤離和二次轉位任務。
所謂「三艙三船」,預計涵蓋天和艙、問天艙、夢天艙、一艘載人太空船以及兩艘貨運太空船。同時他們還將等待「問天實驗艙」和「夢天實驗艙」發射到軌道後完成十四個機櫃解鎖安裝並首次進駐、且首次利用「氣閘艙」跟小臂實施出艙活動。
第二個亮點是,務期間神舟十四號將會和神舟十五號達到「在軌乘組輪換」,首次完成天宮太空站不間斷駐留,六名太空人將在太空站共處五到十天。為因應輪換,除了天和艙外,問天艙也能提供三位太空人睡眠及生活空間。
最後,對於「國家太空實驗室」,大陸載人太空發言人林西強指出,艙內可以部署二十五台科學實驗櫃,每台都是一個小型的太空實驗室,可以支持單學科或多學科交叉的實驗,其中問天艙主要涉及太空生命科學研究,夢天艙則是微重力科學研究。
工商時報 李書良 2021.10.20報導,”美媒:中國太空站像Apple商店令俄羞愧。”
天宮太空站內部光鮮有如Apple商店。中國神舟13號3名航天員,目前正在天宮空間站(太空站)展開長達6個月的留駐任務。有美國傳媒形容,神舟13號的任務包括太空漫步和技術驗證。但是最讓人印象深刻的,可能還是中國太空站本身,因為天宮太空站內部光鮮有如Apple商店,足令美國與俄羅斯主導的國際太空站羞愧。
美國科技網站Futurism本周刊登文章表示,中國的天宮太空站已經將老舊的國際太空站比下去,每名中國航天員不但擁有獨立睡眠間,還有時尚的太空健身設備以及各自的生活區,而這些都在簡約的白色設計之下,令太空站看起來更像是一家Apple商店,而非空間擠迫的太空船。
文章提到,相較之下,美俄的國際太空站看起來完全已經過時。國際太空站首個艙段於1998年發射,而太空站預期壽命30年,意謂著目前距離預定「死亡時間」只剩7年。儘管國際太空站雖然是優秀的航天器,但無疑已經老態龍鍾。
文章表示,國際太空站的睡眠區大小只相當一個電話亭,更不像中國太空站有獨立睡床。美國航天員凱利(Scott Kelly)2021年稍早前曾向傳媒形容,國際太空站內部的人員,某種程度上是被迫睡在一起。此外,國際太空站內部更堆滿舊式電腦和各種儀器,而且電線外露,顯得相當雜亂。
文章直言,「這亂象足以令你懷疑會否有安全隱患,假如遇上緊急狀況,航天員就需要在這令人頭暈的空間內辦別方向,而國際太空站近期的確有不少緊急狀況。」
【啟示錄】
中美兩強對抗,從教育、經濟、資訊、科技…打到外太空,高下已見。只有心盲又眼盲,緊抱抗中保台為己任的蔡政府,看不見,可悲復可嘆!